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引领物探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物探院的定位为“一部三中心”,即石油物探技术发展参谋部,石油物探高新技术与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石油物探专业软件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心、重大物探工程技术支持中心。
2019-11-26 09:34
实施肺癌早筛5000余次 AI推动肿瘤筛查意识普及
医疗AI在放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放射学的进步历程,越来越多的医疗AI产品落地临床,进入早筛、诊断、随访、科研等各个领域,成为临床医师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教授周纯武说,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工作,而影像学检查是疾病早筛的重要环节。
2019-11-26 09:33
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让无人车在赛场“更上道”
一辆驾驶座空空的汽车从你眼前以正常车速驶过——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这一幕频频上演。如今无人驾驶热度飙升,郑南宁表示,无人驾驶是研究人工智能非常好的载体,实现完全自主的无人驾驶是一个令人兴奋而又望而生畏的挑战。
2019-11-26 09:31
太空经济风往哪边吹
“就像我们几十年前无法想象家家户户有汽车一样,将来航天服、载人飞船、空间站、太空旅游必将成为大众消费产品。2017年我国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太空开展4次在轨加注试验,相关技术除了在空间站应用,也具备商业开发前景。
2019-11-26 09:30
“再电气化”成为 推动能源转型关键路径
2019可持续电力与能源国际会议近日在京开幕,会议主题为“现代电网与能源革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表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就是为了推动世界能源电力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再电气化”是升级版的电气化,强调转化为电能的生产资料是清洁的、零排放的。
2019-11-26 09:29
基础设施“生病” 工程医院来“救治”
近日,在工程医院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研讨会上,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共话“工程医院”这一新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表示:“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医院应该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和规范化、高质量的大数据采集、管理体系。
2019-11-26 09:26
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黑盒子”,我们造出来了
在过去30余年中,世界领先的商业求解器一直掌握在一些海外企业及财团手中。胡旭东表示,对于各大企业而言,购买的进口商业求解器不仅价格高昂,而且通常都是已经经过封装、无法自主调整的算法代码的“黑盒子”。
2019-11-26 09:22
我国研制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
由我国自主研制出的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25日在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通过现场测试,今年将正式应用于小麦生产。该成套装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将有效带动我国农业技术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2019-11-26 09:21
北京大学湘潭大学共建微纳传感器加工实验室
“今天大家见证的,是我国最大、最先进的微纳传感器加工实验室,包括百级、千级、万级在内的核心超净室1400平方米,及价值两千余万元的微纳加工装备。
2019-11-26 09:21
青山湖科技城打造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
24日,2019青山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毛钧业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举行。王翔表示,青山湖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为全国的微纳技术企业、科研机构,提供芯片设计、研发、流片、测试服务。
2019-11-26 09:20
巨浪中的逆行
“他一直在看着我……一直看着我……我却救不了他……”回想起黄群牺牲时的情景,平台保障人员单正磊潸然泪下。黄群、宋月才组织起12人抢险队伍冲了出去,他们穿着救生衣,背着缆绳,迎着风浪,在码头上艰苦逆行。
2019-11-26 09:20
重返月球步伐受阻 小小月尘或是原因
最要命的是,登月设备的太阳能电池原本在接受阳光照射后,能释放电流并将电压数据传回地球。月尘的影响还远不止让宇航员打几个喷嚏那么简单,它对登月仪器设备乃至整个飞行器的安全影响才是最致命的。
2019-11-26 09:17
物流遇上5G 颠覆性变革呼之欲出
房殿军介绍,物流服务跨越整个产业链,从原材料生产到零部件供应商,经过产品制造各个环节,最后经过分销、配送到达客户手中。在房殿军看来,这些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非常快,尤其是电商行业带动了快递业的迅速发展。
2019-11-26 09:15
给血细胞分类可让人工智能来干
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和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样进行分类方面,深度学习算法表现出色。目前,马尔团队与慕尼黑大学医学和综合诊所III,以及慕尼黑白血病实验室紧密合作,用数字化完成了数百例患者血液涂片。
2019-11-26 09:09
新院士要做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维护科学道德的表率
来自地学部的王赤院士用了“感恩、责任、珍惜”6个字描述他当选院士后的感受。他强调,新当选院士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以当选院士为新的起点,继续攀登科技高峰,发挥好学术引领作用,做科技创新的奋力开拓者。
2019-11-26 09:09
我科学家研获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科幻影片中,超级英雄“蜘蛛侠”穿梭于摩天大厦之间或缓慢降至地面而毫发无损,全凭神奇的“蜘蛛丝”。经过反复试验,刘遵峰团队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成功使用水凝胶纤维制备出了“人造蜘蛛丝”。
2019-11-26 09:08
地震无法消失 但他要让震中房屋不倒
为能研制出高稳定高耗散减振材料,他前后试验了430多种材料…… 强调成果应用,是徐赵东科研工作的一大特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2004年起,徐赵东发明的高稳定高耗散减振材料阻尼器陆续在西安石油宾馆、汉中西二环大桥、上海崇明长江大桥等土木结构上得到应用。
2019-11-25 09:22
首次实现“出海”的 抗癌原研药到底好在哪
泽布替尼是由百济神州公司的科研团队完全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在国内获批后,泽布替尼将在百济神州位于苏州桑田岛工业园区的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进行商业化生产”。
2019-11-25 09:21
瓜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好吃的,要“驯”
“野生甜瓜生长势和结果能力特别强,果实大小是驯化甜瓜的1/200—1/500,具有苦味和酸味、无甜味。通过对自然变异的选择、积累,人类将所需要的农艺性状一代代的固定下来,就把甜瓜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2019-11-25 09:20
二维材料 材料界的一场新革命
#p#分页标题#e#“人类过去4000年的发展,从瓷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代表性材料。” 朱彦武认为,从某些方向或角度首先寻找到二维材料的应用突破口,将可能刺激或者鼓励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