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初比曹操和孙权还要弱 诸葛亮为什么还选择刘备
runsly
01-30
0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选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初曹操和孙权的实力比刘备还要强,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实力弱小的刘备?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到了末期都会为“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感到惋惜,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让人不禁感慨若是当年诸葛亮不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相请出山加入势力最弱的季汉阵营,而是加盟势力相对强大的曹操或是孙权,是不是三国的历史就要被改写呢?

  诸葛亮

  其实有的时候是我们想当然了,这其中固然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但是也有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意思在内,如同找工作一般,既是老板挑员工,同样也是员工挑老板的一个过程。

  尤其是像诸葛亮所属的瑯琊诸葛氏之类的世家,在魏蜀吴三个阵营都有家族成员,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非常普遍,颇有些类似于战国时期人才的流通。

  刘备选择诸葛亮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是徐庶的推荐,二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推荐,再就是多少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毕竟当时刘备麾下的关张等人勇则勇矣,奈何没有能够出谋划策的好军师,战斗力总是上不去。

  而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其实也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所以只能选择一个相对来说还算礼贤下士的刘备,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诸葛亮的年纪太小不被人所看重,虽然古人三十岁就可以蓄须称老夫,但是26岁就出山辅佐刘备的诸葛亮,与当时天下的名士相比还是年龄太小,刘备都比诸葛亮大二十岁,曹操更是比诸葛亮大26岁,你让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曹操去找一个和自己儿子年纪差不多的小孩来当军师?

  诸葛亮

  就是曹操愿意干手下人也不愿意啊!没看就是手下没有几个人的刘备的结拜兄弟都不乐意了吗?更何况曹操自己就是文武双全,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若不是被追谥为“武帝”那也是能进文武双庙的主。

  孙权倒是年纪上没有问题,问题第一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他也用不上诸葛亮干什么,更何况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在东吴都没有混出头呢,他一个小弟过去能受多大重视?

  蜀汉阵营

  其次,虽然水镜先生和崔州平等人都极力吹捧诸葛亮,称他有“管乐之材”,但是他与汉末名动天下的豪门士人相比名望还是太低了,毕竟诸葛氏只是小世家,与颖川四望的荀氏、陈氏、钟氏、韩氏还有汝南袁氏这样的豪门子弟比起来,还是要差很多,毕竟当时天下闻名的许氏兄弟所著《月旦评》中就没有提到过诸葛亮的名字,要知道曹操也就是靠《月旦评》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才名噪一时的。

  再说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与当时的荆州之主刘表还是连襟,连刘表都不征辟诸葛亮出来做官,可想而知他在当地并不是那么出名,如果刘表知道诸葛亮有那样“智多近妖”的才干而不重用,那他也不配号称“八俊”执掌荆州多年了。

  先主庙

  最后,虽然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只是拉大旗张虎皮,但是在得到汉献帝承认之后,这就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所以诸葛亮对其“兴复汉室”的理念还是认同的,所谓志同道合才是好同志,其实曹魏阵营中也有一部分只同意曹操当权臣而不是叛贼的名士,如崔琰和荀彧等人,后来他们都在曹操加九锡之后被赐死。

  综上所述,诸葛亮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刘备的阵营,而他也没有愧对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为蜀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愧“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馒头的由来(诸葛亮终于想出...
馒头的由来,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发现当地人要用人头来祭奠死去...
03-29
刘备字什么
刘备字什么,玄德。汉昭烈帝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
03-29
刘姓历史名人(刘邦、刘恒、...
刘姓历史名人,刘邦、刘恒、刘基、刘备、刘禹锡等。1、刘邦(公元前2...
03-29
包子冬天二次醒面要多久(包...
包子冬天二次醒面要多久,包子冬天二次醒面要15-25分钟。可将面团...
03-29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选择坚持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
01-30
汉中之战曹操明明更加占据优...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01-30

热门资讯

彭祖简介 彭祖介绍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又称篯铿、彭铿,陆终第三子。彭祖帝尧时封于彭地,子孙以国为氏。又...
国民党的十大将军排名:张自忠位...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名将,他们为了祖国的崛起牺牲了自己,他们的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那在众多的国民党...
朱德简介 朱德介绍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
韦挺简介 韦挺介绍 韦挺(589~646年),字号不详,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隋朝民部尚书韦...
王维简介 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周瑜简介 周瑜介绍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
焦裕禄简介 焦裕禄介绍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介绍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
常遇春简介 常遇春介绍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
宇文邕简介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