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李鸿章是怎样促进中国铁路的发展的?
runsly
04-15
0

在晚清历史上,中国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煤、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支持有关。他所面临的,是资金的匮乏、人才的匮乏,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判断力,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整个知识体系所面临的软肋。

李鸿章修铁路的事情,可以说明洋务运动的艰难,也可以说明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

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类改变生活观念的一个标志,是集人类想像力、创造力和挑战自然雄心为一体的里程碑。早在1863年,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就收到上海27家英法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

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告给了朝廷,朝廷根本就不予答复。但李鸿章一直锲而不舍,1874年清廷组织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再次提出要修建铁路,那本著名的《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就曾阐述了应该修铁路的理由。见朝廷一直无声无息,只好阳奉阴违,准备在唐山的煤矿区修一条十来里长的铁路。就这条短短的铁路,也费了李鸿章九牛二虎之力。

1881年6月9日,这条十多里长的铁路终于完工了。这一天,也是英国火车发明人乔治·史蒂芬的百岁诞辰。李鸿章特地选定这一天来剪彩,真是用心良苦。

很快,流言蜚语来了,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而且喷出的黑烟有伤庄稼。结果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煤的车皮再次被驴马替代———中国第一条铁轨上出现了咄咄怪事,一大群驴拉着重重的车厢在铁轨上奔跑。

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年过去了。1880年,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就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在任上,刘铭传上了一道《请筹造铁路折》,要求在台湾以及国内大兴铁路。刘铭传的奏折,是李鸿章的授意。这在清廷中重新激起轩然大波———赞成修铁路的主要是各地的封疆大臣,比如李鸿章、刘坤一、左宗棠等;反对势力主要来自朝中官员,尤其是满族官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来到了京城,面见慈禧时,李鸿章送了慈禧一件小玩意———在慈禧所住的北、中、南海,建一条小小的铁路,由法国商人全额赞助。李鸿章真是用心良苦,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于朝廷决策者的一次铁路交通的启蒙教育。

不久,一条长1500米的微型铁路落成了,慈禧太后和大臣坐上了6节车厢的小火车,火车晃晃悠悠地在园内绕了一个大圈,比乘马车坐轿子更稳健快捷。经过这一次切身体验,慈禧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一个关于兴办铁路的正式文件。

这一年,距李鸿章首次上书倡导修建铁路,整整过了14年。在这14年中,李鸿章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的实施。这样的耐心和执著不由让人叹息。

相关内容

关于时间的比喻句 关于时间...
1、时间像离弦的箭,匆匆而过。时间像泼出的水,一去不复返。2、时间...
08-09
凿壁偷光的故事 凿壁偷光的...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
08-09
艰苦的意思 艰苦的意思是什...
艰苦,汉语词语,读音为jiānkǔ,一般作形容词使用。意思是指艰难...
08-09
小马的尾巴像什么答案一年级...
小马尾巴像辫子。马尾是一种发型,将大部分的头发往头后部集中,将其扎...
08-09
优质是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致...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会致命?不致命的癌症...
07-23
优质准妈妈和胎儿的补脑佳品
孕妈在怀孕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补脑,这样对于胎儿有很多好处,通常可以...
07-23

热门资讯

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
名人励志故事张海迪 这是名人励志故事ppt下载,主要介绍了简介;张海迪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属于敢冒风险的人_名人故事
故事:杨禄禅陈家沟学艺_100...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分享,个人简历 谢家华zappos的创始人之一, 21岁放弃读博机会做...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能说我们恶毒,记者:你怎么看待南方系媒体? 胡锡进: 我对南方系媒体很...
故事:楼梯不好走_650字 想当年在东吴大学念书时,杨绛以 洋囡囡 的绰号闻名全校。她是大家闺秀,又是个美人胚子,据说追求者有...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贪婪者",王兴当初并不被认为是团购王座最有力的竞争者。即使在今年年初...
勤俭小故事――季文子_550字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
故事:一副假牙拯救世界 早在16岁,丘吉尔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公学就读时,便饱受牙病的困扰。那时母亲经常抱怨,家中大把的银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