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什么还能存在150年之久?
runsly
04-17
0

安史之乱的爆发,可以说让繁荣的大唐直接地步入了衰落期,但是有一点非常困惑着人们,为何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还能支撑着150年呢?根据史料上面记载到,唐朝整体被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几个时期,而安史之乱就是盛唐进入中唐的转折点。因此可见,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是影响深刻的。可在安史之后,为何唐朝还能在支撑到907呢?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细细的思考和分析!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长达八余年的安史之乱虽然对于唐朝的打击非常大,但是安史之乱并没有给唐朝的根基给予致命的打击,安史之乱的性质只是藩镇叛乱,是唐朝自身的制度出现了问题,而非失去了统治根基的关键—民心。

推荐历史人物故事阅读:“英雄”之辨:历史真实里的曹操

在盛唐的百姓心中,唐玄宗并不是残暴不仁的,反而对唐玄宗很拥护,不然唐玄宗回到长安时,也不会被儿子幽禁起来。唐肃宗在要平乱时,大诗人杜甫还欣然赶往,拥戴平乱。因此此乱之中唐朝并没有失去民心,民心还在,唐朝也不会灭亡。

有如此深厚的民心基础,国何忧?

直到唐末黄巢的农民起义才彻底让唐朝的民生形象崩溃。而最后唐朝还是灭亡在权臣朱温手中。

二、弱唐者,诸侯;弱而久不亡者,诸侯

藩镇制度是唐朝统治的一个重要制度,自唐睿宗设立“节度使”以来,地方分权,藩镇势力不断强大,而安史之乱就是安禄山等人控制了十几个藩镇的结果,虽然安禄山叛军攻下了国都长安,但其却忘记了其他各镇,那些藩镇是忠于唐朝的。最终触犯利益底线的安禄山等人兵败身死,可悲!

安史之乱后,国家各地的节度使开始野心活跃起来,但他们是不敢贸然独立称帝。建立一个新王朝,仅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并不是不行的,当时藩镇节度使还知道民心还在唐王朝那里,而且各怀心思,不像后来朱温一家把持着天下大权且唐朝民心尽失的局面,因此藩镇不可能造成唐王朝的灭亡,反而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平衡”。

三、人杰地灵,朽木逢生

唐朝为什么一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唐朝的安史之乱虽然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唐王朝除却北方富庶的地区外,对南方的开发也还算可以,南方大量富饶的土地给了唐朝可以继续生存的土壤,依赖江淮的肥沃土地,唐朝也可以有中晚唐欣欣向荣的短暂暖春。

安史之乱,唐朝皇室出现了三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并且都有一番作为,虽然不会再造“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的盛景。但维持住祖宗家业还是可以的。而唐朝中后期也出现了很多的忠臣良将,为唐朝的维续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放包容,积极进取,君舟民水;这就是大唐的生存之道。

相关内容

优质俗话说“十人九胃”,若...
你可能也听过“十人九胃”这一说,那为何有这种说法呢?这是说明胃病患...
07-23
股份和股票有什么区别 公司...
股票是作为股份的一种存在形式,而股份是股票的价值内容体现。股份单独...
07-23
股票面值和账面价值一样吗 ...
股票的面值和账面价值并不一定相同,股票的面值是在发行时由公司确定的...
07-23
优质步入老年后,为什么就怕...
出生、死亡、生病、衰老,是人生四大事,也是自然规律,无法逆转,即便...
07-22
优质“6甜”伤肝 要少吃 ...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排泄、调节和代谢等功能,被誉...
07-21
优质为什么有些孩子手心都是...
目前引起孩子手心都是汗,有多方面的因素,比较常见的因素是孩子的新陈...
07-21

热门资讯

名人读书小故事大全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
名人励志故事张海迪 这是名人励志故事ppt下载,主要介绍了简介;张海迪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成功属于敢冒风险的人_名人故事
故事:杨禄禅陈家沟学艺_100...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 谢家华个人简历及其创业营销经验分享,个人简历 谢家华zappos的创始人之一, 21岁放弃读博机会做...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 胡锡进的创业:可以不同意,但不能说我们恶毒,记者:你怎么看待南方系媒体? 胡锡进: 我对南方系媒体很...
故事:楼梯不好走_650字 想当年在东吴大学念书时,杨绛以 洋囡囡 的绰号闻名全校。她是大家闺秀,又是个美人胚子,据说追求者有...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 年度创业家之美团网王兴:长期的"贪婪者",王兴当初并不被认为是团购王座最有力的竞争者。即使在今年年初...
勤俭小故事――季文子_550字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
故事:一副假牙拯救世界 早在16岁,丘吉尔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公学就读时,便饱受牙病的困扰。那时母亲经常抱怨,家中大把的银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