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7日电 由姚晓峰执导,孙红雷、辛芷蕾、曾舜晞、蒋依依领衔主演,刘敏涛、涂松岩、杨玏特别出演,檀健次联合主演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目前正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讲述了留学陪读背景下,几个不同类型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实现互相陪伴,最终收获成长的故事。
该剧立足当下,关怀现实,探讨了诸如代际沟通、亲子关系、留学生活、原生家庭等时下热门话题,冲突强烈的剧情设定、幽默搞笑的台词对白以及演员们生动鲜活地演绎,让该剧自播出后,收视直线上升的同时,在网络上也引发了讨论热潮。不少观众看过该剧后,对黄成栋与黄小栋的父子关系感慨颇深,“一个父亲能在这个年纪和孩子打成一片,还能和孩子如此沟通和交流,这是当爸的付出了多少努力换来的!” 剧中对于留学生活的刻画也让不少海外留学生深感共鸣,许多留学生表示,“这部剧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看完剧后更理解了他们的不易。”
化身“妈妈型”老爸
孙红雷领衔上演亲子“双向成长”
剧中,黄成栋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普通人,但区别于大多数不善表达的父亲形象,黄成栋对儿子悉心照顾,体贴入微,更像是一个“妈妈型”的爸爸,与儿子始终保持着“朋友”一样的关系。在黄成栋看来,如果不能为儿子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么陪他去闯一闯,会一会那些诱惑和危险,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随着剧情的推进,黄成栋也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如何与儿子互相尊重、理解,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剧中,以孙红雷、辛芷蕾为代表的几组家长抛梗无数,金句频出,他们以幽默诙谐的态度,去面对那些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常,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引发一些对于教育、对于亲情的反思。四组家庭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也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其它几组家庭相比,黄成栋与黄小栋的沟通更顺畅,少了许多代际之间的“壁垒”,而两人之间的有趣互动也让观众频频产生共鸣,“黄成栋的教育方式给了我们学多启发,这对活宝父子演得真好。”“年纪越大越能理解黄成栋的心情,这部剧让我们对家庭和亲情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直面代际沟通壁垒
聚焦中国式亲子关系
除了黄成栋的“陪伴式”父亲形象外,本剧还塑造了另外几组特色鲜明的父母形象,如辛芷蕾扮演的林飒,人如其名,飒爽又有责任感,她夹在继女与丈夫中间,以一己之力维系着这对父女间的“脆弱”关系。在近期的播出的剧情中,林飒与武翰祥的矛盾彻底爆发,也引起了观众对接下来剧情的期待和好奇。对比林飒,武翰祥则是一个“甩锅型”的父亲形象,他认为钱能带给子女一切,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武丹丹内心长期缺乏关怀,从而有了“躁郁症”的症状,而这也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凯文和朱露莎两组家庭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凯文的妈妈刘若瑜与丈夫长期分居,并将所有生活重心集中在儿子身上。她为儿子付出毕生心血,放弃了国内优渥的生活环境,放弃了职业追求,甚至“牺牲”一切;而朱露莎的父母则寄希望于子女来改变一家的命运,“望子成龙”的压力全部施加到女儿身上,最终导致了亲情矛盾的激化和爆发。《带着爸爸去留学》通过对这几组问题家庭的真实展现,直面代际沟通的壁垒,探讨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新模式,引发观众的反思,“父母甩锅式的关怀,让武丹丹一下失去存在感,觉得自己就是个拖油瓶。”“漫漫八年陪读路,刘若瑜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可惜人生没有彩排!”导演姚晓峰回顾拍摄初衷时表示,该剧望通过本剧四组原生家庭呈现的不同问题,为观众在现实中的亲子关系找到最适合的相处方式,展现孩子们与父辈们的共同成长。
探讨留学相关话题
“剧本围读”帮助演员更快理解角色
“去国外留学是否适合所有人”、“海外留学是否明智”等诸如此类的话题经常出现在《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无论是初中就来到国外生活,直到大学仍然无法融入当地生活的陈凯文,还是在父母的高压下成长起来,背负着全家的希望来到国外留学的朱露莎,这些孩子们对于留学的“不适应”都应该引发大家对与海外留学的思考。在导演姚晓峰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但出国留学给了一些人更多的选择,“所以在这个话题上,一定要让孩子参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决定是否出国留学。”
为了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呈现出角色最本真的状态,姚晓峰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经常带领演员进行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剧本围读讨论,大到每场戏的情绪表达,情感的把握;小到字斟句酌的台词商讨,肢体动作的仔细研究。通过不下三十次的剧本围读讨论,演员们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角色的真实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