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今年的疫情让很多家庭的相处模式,包括亲子关系都经受了很多考验。面对超长假期,有的家庭已经逐步适应,变得更融洽,有的家庭却在处理亲子问题上,还面临各种“交火”。近日,记者在河北石家庄就亲子关系问题采访了心理专家。
【同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丽
许多家长没有长时间和孩子“面对面”的在家待上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跟家长在一起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孩子们在家上网课(不认真),或者是(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随时都在家长的眼皮下(被放大),这样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出现了矛盾化。
【解说】据张丽介绍,当孩子不断长大,他们更需要“支持者”,这时家长可以选择成为孩子的“同盟”或者“伙伴”。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他们有了初步的成人感,有独立的需求,所以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应给予他支持性力量。
【同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丽
孩子独立的想法在产生,可是有一些方面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知,我们家长就应该以正确的方式来去引导,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
【解说】张丽表示说,在一些高中生家庭,经过长时间磨合相处后,让家长和孩子都多了一份感动。家长感动于孩子为高考拼搏的辛苦,孩子感动于家长在做后勤保障时的辛劳。在进一步理解彼此之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也比以前更融洽了。
【同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丽
作为我们父母要有一个边界感,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的身上,这个时候他有他的想法,跟我们截然不同。
【解说】在张丽看来,父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和亲子沟通的保证。很多时候,父母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造成亲子沟通障碍。作为父母,要找出问题的核心,重新塑造亲子关系。
【同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丽
和孩子养成交流的习惯,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动向,随时沟通,达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在工作之余,作为家长我们要及时给孩子陪伴,让孩子能随时感觉到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大包大揽,要跟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共同体,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有一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