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长,要让孩子任性,也要收敛任性

  作为一名从事20多年的德育工作者,德育高级教师,对于家庭教育,潘校长有一个不一样的观点:寻求“情”与“理”之间的平衡。她认为,很多时候,基于情感的因素,家长不要在情绪上过于焦虑,而是要释放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任性而为。

  但同时,家庭教育也要有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理”。因此家庭教育应是情与理的平衡,情与理的交融。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我认为,家就应该是温馨的代名词,是亲情与爱的港湾,没有情便不能成其为家。但家又是一个不得不讲理的地方,孩子的教育需要“理”的引导,方能更好的成才。

  “情”从某方面来讲就是内心的一种任性,而“理”就是要收敛这种任性,所以“情”和“理”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家长不要“为情所困”

  这里我说的“情”,指的是家长一种过度焦虑的情绪状态。

  焦虑的原因,我认为是家长对孩子,甚至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位。家长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不清楚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或者到底应该给孩子些什么。

  于是,就尽己所能的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或者说是,强加于孩子身上。

  其实,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规律,很多时候家长跟孩子的需求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导致了家长做的许多事都成了无用功,这就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焦虑不安。

  最普遍的例子便是“择校热”和“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家长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你读书,我给你选择最好的学校,你上到哪儿,我搬到哪儿,妈妈这都是为了你!”这些都是家庭中的“情”,但是孩子或许并不会领这个“情”。

  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好”,而要陪着孩子成长

  有些家长习惯其他“好孩子”跟自己的孩子作对比,又用“好孩子”作为模板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各具特色,不能以一概全。

  大多数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出生时报以最大的期望,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当他们意识到了孩子智力或者某方面的局限性时,慢慢变得冷静,甚至是失望放弃。这种情绪的变化其实很容易让敏感的孩子们受伤。

  所以就要求家长保持理智,不论孩子的表现如何,要实事求是、因人制宜地适当给自己的孩子设置一个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陪着他们成长。

  我一直非常喜欢一句老祖宗留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作为中学校长,在这里我很想提醒家长,先理清自己的育儿思路,摆正孩子的位置,不要盲目地追求最贵的,适合孩子的就好。

  做到“以理服人”

  在这里,“理”不仅是道理,还应该是规则、原则。情感的发展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让“情”贯穿孩子成长始终的同时又不能抛开“理”。

  家长要当好“一面镜子”

  去一些朋友家里,我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孩子在一边写作业,家长却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我们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而家长自身却并没有做到。这样的话,如何“以理服人”?“理”又在哪里?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很是适用。很多家长苦恼孩子没有养成这样那样的好习惯,往往大道理给孩子讲了一堆,但仍事与愿违,孩子毫无执行力,究其原因,恐怕要从家长身上找起了。

  因此,家庭教育中的“以理服人”,在讲究方式方法的同时,最直观、最简单的家长行为的影响,在我看来是极为重要的。

  转换“虎妈角色”,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一个现象:过于忙碌的双休日。

  常常听家长抱怨双休日比上班还累,双休日家长们争先恐后的为孩子安排许多学习班、辅导班、竞赛班、特长班……这个过程,家长大都全程陪同,两天下来孩子家长都苦不堪言。

  家长看着孩子如此辛苦,很是焦虑,可不可以不这样?但是好像又必须这样。

  我们曾做过专项调研,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发生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其实就是情和理的纠结。于情,心疼孩子,又遭遇孩子抵触,家庭关系紧张;于理,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唯恐自家孩子落后。情理纠结,如何调试?

  我的建议:“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这也来自我与许多优秀学生家长交流得出的。

  家长要适当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自主权利,这种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而是一种激励。

  比如双休日的活动安排,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参与到活动安排和制定计划中来,与孩子一同分析自身的学习优势与不足,适当添加学科类课程。

  而选择兴趣类课程,我认为,并不是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得会。

  这方面,可更大程度上的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提前去了解想学的某门兴趣课程的相关资料,去网上看视频课程等,在孩子充分了解也就是有一点准备的情况下,让他/她自己带着准备与了解去选择。

  如此的安排,既满足了“理”的需要,又调和了“情”的因素,得到孩子认同的课程,其执行力又可大大提高,与其孩子“消极怠工”,不如主动出击,何乐而不为呢?

  让爱成为一种甜蜜,而非一种负担

  爱可以是香甜如蜜,也可以是苦涩难抑,其关键就在于“情与理”这一则调味剂。

  举个我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学琴。在我教授女儿学钢琴的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于情,学琴是一件很苦的事,孩子有畏难情绪,其他家庭成员看到孩子“受苦”,在情感上接受不了,有心庇护,家庭争端不断;

  于理,学琴本身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考级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孩子的一种坚持、一种态度,一种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但当“理”遇上“情”,一系列家庭问题便浮出水面。类似常见的问题还有如:穿多还是穿少?妈妈要求孩子独立吃饭,奶奶却端着饭碗追着喂孩子吃饭等等。

  这种隔代教育所引发的家庭争端屡见不鲜,不免有人感叹,有了孩子本该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为什么家里却越发不快乐了呢?爱本该是甜蜜的,怎么变得越发苦涩了呢?

  紧张的家庭关系直接受害的便是孩子,长此以往,“理”无法执行,“情”也开始变味,何其可惜。

  在我看来,归根结底便是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情与理的交融,关键在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就如绑腿比赛一样,只有步伐与方向的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南辕北辙,只能最终落得一场空。

  在孩子成才的道路上,家长还是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担心,不要过分紧张焦虑,也不要过于理性刻板。孩子就像田里的野草,不要把他们变成盆栽。

  游戏不可能上手就通关,教育孩子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家长,还是要学会,慢慢来。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