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笔记的正确方法(分享五种笔记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书时要不要做摘抄笔记?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如果只是闲情逸致、消磨时光可以不必;如果是为了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则肯定需要。

有人喜欢直接在书上划线、写标注、贴标签,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方便对照原文,但除非这本书是你反复阅读研究的,不然往书架上一放,笔记就会忘掉。

有人喜欢把欣赏的句子或内容抄在本子上,手写笔记本的缺点是不方便检索、链接,积累多了之后整理非常麻烦,偶尔翻到会感慨“我还记过这样的笔记呢”!

从笔记利用的角度,最好还是制作成电子文档,并把他们通过“标签”、“反链”等方式互相关联起来,这样对于整理、思考、写作都大有好处。

现在的电子阅读器都有“划线”功能,摘抄很方便。如果是纸书,还有手机APP可以拍照扫描,但摘抄到此为止还不够。

最好的摘抄,是用自己的话表达,它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划线扫描摘抄只要判断这个内容有用就可以,它是一个未经审慎思考的过程,而重写是先输入再输出,对我们加深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好处。第二,你的文章不可能整段整段地复制摘抄,却可以用自己的笔记。所以,除非是你打算日后直接引用的名人名言,最好就是自己重写。

从个人的经验来看,比较高效的摘抄方法是:① 快速浏览全书,将觉得有用的内容划线记录;② 阅读第二遍,以划线部分为中心重温内容,对重要部分做二度甄别;③ 将有用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摘抄出来,制作成电子文档。(相关链接 高效阅读法:看什么书?怎么看书?)

至于具体摘抄什么内容,主要取决于你的兴趣和用处,标准是“充分理解、精心挑选、以后可能会用到”。以下是个人比较喜欢做的五种类型的笔记:

1、事实数据

事实数据主要是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或者客观发生的事件。事实数据引用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出处是否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其次摘抄时仅记录事实本身,笔记并不附带观点,观点是在你使用的时候,结合所需赋予的。

2、案例故事

精彩的案例故事,可以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会大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下面这条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它可以用来论证很多观点。比如:光环效应、场景的力量、定价方式、思维定式……

3、观点看法

写作很大程度上是观点的对话,可以是对一个事件的不同观点的诠释,也可以是赞同或反对某个人的观点。《被讨厌的勇气》通过对话体介绍阿德勒的哲学思想,阿德勒的“目的论”是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反的理论,它似乎跟我们日常的“三观”不太一致,但细想又很有道理,它不一定正确,但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世界的角度。

4、名言金句

精彩的名言金句要全文摘抄,最好是从作者原文中摘抄,转述很容易出错。以下这段话写得优美,也打动人,有人引用时也注明了出自哪本书,还有附带英文原文,但它是假的。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假的!)

5、个人兴趣

最后是与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领域相关的内容。如果热爱心理学,可以摘抄各种心理学实验、心理效应、思维谬误等等。喜欢幽默笑话,可以把所有看过的笑话中觉得精彩的摘抄下来。

林志炫说自己十几岁时,有高人主动要教他唱歌——因为有先天条件而被老师相中,这种事情并不经常发生,但我确实也曾遇见过。有一次,我仅是走在街上,就有老师过来问我,要不要学这个。他说:你的体型非常适合减肥,月卡只要129。——《我的朋友圈》比格·沃尔